贫血
文章列表
更新于2012-08-25 11:30:01
四肢麻木通常是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但在恶性贫血时也会出现这一现象。所谓恶性贫血,是指由于内因子缺乏使得食物中维生素B12无法在肠道内吸收,导致机体因缺乏维生素B12、合成红细胞障碍所引起的一类贫血,...详情>>
更新于2012-08-25 09:30:01
西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有如下方法: 药物疗法:用雄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硝酸士的宁和一叶秋碱、莨菪类药物、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和抗胸腺球蛋白(ATG),以及其他药物如左旋咪唑、铜蛋白、碳酸锂、甲...详情>>
更新于2012-08-25 08:30:01
(1)缺铁性贫血的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如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铁饱和度下降、血清铁蛋白降低、骨髓铁消失、红细胞中游离原卟啉增高等),诊断一般不难。但确诊后还需进一步...详情>>
更新于2012-08-25 07:30:01
海洋性贫血临床表现多样,从轻度贫血到十分严重的黄疸、贫血、发育迟缓等。主要表现面色苍白、乏力短气等气血两虚之证,后期可有胁下积块、气滞血瘀之候。 因为本病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脾肾俱虚,所以以虚为本...详情>>
更新于2012-08-24 17:30:01
研究认为,雄性激素能作用于肾和肾外组织,使其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加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造血干细胞的作用,能激发处于休止期的多能干细胞(CFU-S)进入细胞增殖周期而产生红系定向干细胞;可促进红系定向干细胞(C...详情>>
更新于2012-08-24 16:30:01
溶血性贫血可作生化检查。生化检查显示多数病例有血红蛋白代谢产物增高。凡登白试验显示血清间接胆红素增多,一般很少超过80mg/L。但在初生儿中,由于肝功能尚不健全,可以很高,与贫血的程度不相称。血管内溶血...详情>>
更新于2012-08-24 15:30:01
药物诱发的免疫溶血性贫血是某些药物或化学物品通过免疫机制而发生的溶血性贫血;或虽无贫血,但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接阳性。 根据免疫反应的性质,这种贫血可分成两大类: ①免疫溶血性贫血:所产生的抗体作用于...详情>>
更新于2012-08-24 14:30:01
恶性贫血的基本缺陷是因胃粘膜永久性的萎缩,不能分泌内因子。由于缺乏内因子,食物中的维生素B 12 不能被吸收。 这种胃粘膜萎缩,一般指慢性萎缩性胃炎,范围广泛,而在胃的体部最显著,在胃窦部改变较少。胃...详情>>
更新于2012-08-24 13:30:01
凡服药或接触化学物品(尤其是氧化剂)后突然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均须考虑药物诱发溶血性贫血的可能。可靠的诊断只需进行一二种过筛试验。其中荧光点试验最有用。 各种过筛试验对一般葡糖六磷酸脱氢酶(G6PD)缺...详情>>
更新于2012-08-24 12:30:01
毒性贫血主要症状系原发的感染所引起。贫血大多是中度的,其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气急、心跳等一般慢性贫血的症状。贫血程度轻重不一。血红蛋白一般降至8g/dl左右,当严重感染或败血症时可以降至很低。红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