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精灵 2014-10-25 08:23:00
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骨质疏松被称为是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最常见的疾病,被称为“隐形杀手”,我国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约15.7%。如今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骨质疏松可不仅仅与老人有关,除了发病趋势年轻化外,有些人甚至在童年就已经具备了骨质疏松的病变基础。此外,一些意想不到的因素也可能会影响到你的骨骼健康度,比如——补铁。
每年的10月20日都是世界骨质疏松日,趁着世界骨质疏松日的到来,让我们好好重新认识一下我们的骨骼吧!
骨质疏松童年就有征兆? 35岁时骨骼最健康
我们都知道,骨质疏松是一个老年病,但事实上,它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般“老”。在临床上,医生每年都能遇见几个因为骨质疏松发生骨折的中青年患者。
骨科专家曾经做过一项万人调查,结果显示,人们骨骼最强壮的年龄应该在35岁左右,之后就开始逐渐走下坡路,骨量逐渐丢失,一个不小心就会进入骨质疏松的行列。而且,男性的骨骼“老”得还更快些,腰椎骨峰值在30-34岁左右,女性则在35-39岁。“这并不是说男性骨骼比女性更脆弱,只是提醒我们,男性同样需要注意骨骼健康,而且可能需要更早一些。”
当然,骨质疏松的发病率跟着年龄逐步上升,这是毋庸置疑的。有调查显示,年龄平均每增加一岁,骨质密度就下降2.07%;适度微胖会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瘦女人与胖女人的骨质疏松的比例将近是2:1。在老年人群中,绝经后的女性容易成为骨质疏松高发人群,因为女性在绝经后,体内雌性激素的分泌会减少,这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其中就包括骨量的快速丢失。不过,这并不代表男性就绝对安全,因为老年男性随着雄激素水平的逐渐降低,也同样会面临骨质疏松的威胁。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老年人群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但祸根可能在你年轻时甚至童年时就已经埋下。林华告诉记者,“骨质疏松与遗传和种族关系密切,新近的研究认为,部分骨质疏松患者在童年期可能就已经具有骨质疏松的病变基础,所以在成年后极易发病。因此,如果是有骨质疏松家族史或骨折家族史的年轻人,一定要从幼年时就开始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并在成年后尤其是中年后定期接受骨密度检查,尽早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补铁也会导致脆骨头? 高铁环境成为“疏松”新诱因
专家称,许多人对于骨质疏松的理解或许还停留在“缺钙”的程度,但事实上,骨质疏松是一种骨代谢异常,由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所以导致骨量快速流失,骨头越来越“脆”。因此,单纯的补钙并不是预防骨质疏松的最佳模式。
“现在已知的骨质疏松风险因素,包括年龄、家族史、激素水平等,诸如糖尿病、肾脏病等慢性疾病也会导致骨质疏松风险增加,因为其他疾病关系需要长期使用皮质激素、肝素等药物的患者也容易变成‘脆骨头’。除此以外,就是大家可能听说过的一些生活因素,例如长期节食、低钙饮食,户外活动少、日晒过少;吸烟、酗酒,过度嗜好浓茶、咖啡或碳酸饮料等。”林华介绍。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过去不为人知的风险因素,如今也逐步引起人们关注,例如,铁元素的摄入以及一个人体内的铁元素水平,也可能会关系到你的骨骼健康。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