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三大原因

 

老年人很容易患上缺铁性贫血,除有头晕、耳鸣、乏力、心慌、气短、腹胀、恶心、呕吐、腹泻、指(趾)甲外翻呈勺状、皮肤毛发干燥、等症状外,还会表情淡漠、对周围事物无兴趣、性格和生活习惯改变。因此,老年人缺铁性贫血要及时治疗。

 

导致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1。摄入铁的量不足

 

由于老年人饮食量减少,加上不注意食用含铁丰富的食品,导致体内储铁量下降,从而引起贫血。一些老年人因患有胃酸不足或慢性腹泻,也会影响对铁质的吸收而导致贫血。

 

2。慢性失血

 

部分老年人因多年患痔疮或钩虫病等引起长期慢性失血而造成贫血;某些处于绝经期的老年妇女,会因子宫肌瘤或子宫功能性出血而导致慢性失血性贫血。另外,老年人患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胃肠息肉及癌瘤等的隐匿性慢性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3。药物影响

 

一些常用的药物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造血功能的副作用,如抗菌药氯霉素,解热镇痛药,抗糖尿病、抗甲状腺病及抗肿瘤制剂等。

 

老年人患有贫血者,首先要到医院查明贫血原因,然后针对病因用药治疗。除药物治疗外,还可以通过饮食进行调养,在饮食上应重视以上几点。欲了解更多知识,推荐阅读:缺铁性贫血如何补血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老年人缺铁性贫血原因 缺铁性贫血 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