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舞 2014-06-26 03:30:00
贫血有几种类型,其中,溶血性贫血是指由于遗传﹑免疫代谢﹑感染﹑物理化学因素和机械因素等多种原因引起红细胞破坏加速,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出现贫血。溶血性贫血主要有五种治疗方法,即病因治疗、药物治疗、脾切除术、输血及支持治疗。
当自体免疫溶血性贫血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时,可考虑脾切除术。此外,丙酮酸激酶缺乏、不稳定血红蛋白病等溶血性疾病亦可考虑作脾切除术,但效果有时候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溶血性贫血的另一种方法是输血,适用于贫血较为严重的患者,人们需要注意的是,最好只输红细胞或用生理盐水洗涤三次红细胞后再输血,以及部分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具有一定危险性。在某些溶血情况下,输血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大量输血可抑制骨髓自身的造血机能,造成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PNH患者输血发生溶血反应。
一种方法是支持治疗,口服叶酸制剂,若长期血红蛋白尿而缺铁表现者应补铁。病因治疗也是一种方法,溶血性贫血患者应注意避免诱发因素,如注意防寒保暖,停用可能引起溶血的药物,预防感染,治疗原发病等。
溶血性贫血最常见的方法是药物治疗。溶血性贫血患者可根据病情不同应用强的松、氢化考的松等糖皮质激素,自体免疫溶血性贫血可用环磷酰胺、硫唑嘌呤或达那唑等免疫抑制剂。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贫血,人们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就可控制病情,溶血性贫血一样。欲了解更多知识,推荐阅读:溶血性贫血的治疗与护理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