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舞 2014-06-09 14:30:00
中医里没有贫血这一说法,中医讲的贫血症,主要是血虚和气虚等。那当患者出现血虚气血怎么办?补血是关键。不过在给患者补血时要分清体质。
中医学指出:“妇女以养血为本”,气血是滋养皮肤,使面容保持年轻的根本所在,它是女性美容很重要的物质基础,女性要想拥有娇美的容貌,关键秘诀在于养血补血。那么应该如何补血呢?本期家庭医生在线特邀请到广东省中医院生殖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陆杉主任,为女性朋友们解析如何正确补血。
说起补血,很多人都会认为贫血和补气血是一个概念,但是陆杉主任却指出西医所讲的贫血治疗和中医所说的补血并不是同一个概念。贫血是一个很严谨的医学专业术语,特指针对不同性质的贫血,所采用的病因性治疗方法。它是指人体外周血液中,单位体积里面红细胞的数量,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贫血主要原因就是骨髓造血功能的障碍,造血物质的缺乏或者本身造血物质的利用障碍和遗传的方面。对于女人来说,一般就是月经过多所导致缺血性的贫血、节食挑食引起的缺铁性贫血等。另外,广东还有一个区域性的病,叫做地中海贫血,这个也是引起贫血的其中一个原因。就贫血而言,贫血的主要特征包括皮肤苍白干燥,指甲苍白,容易乏力,精力不好,气短心慌胸闷,头晕目眩耳鸣,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头发枯黄,皱纹增多等。
“中医学并没有贫血的名称,很多人并不贫血,但是从临床所呈现的情况,表现出类似贫血的症状,如脸色苍白干燥,容易头晕眼花,疲惫乏力,心慌气短,经期小腹坠痛,月经推迟,经量较少,有一些人甚至会闭经,所以就认为自己贫血。但是往往做完血常规检查之后,却发现不是贫血,只是中医所说的血虚。所以说血虚并一定会贫血,血虚和贫血的概念完全不一样。”陆杉主任解释说。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贫血还是血虚,陆杉主任表示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一般来说,正常女性血色素是12克,轻度贫血是9-11克,中度贫血6-9克,重度贫血3-6克。“判断自己是不是贫血,不能单凭某些症状,甚至只凭主观感觉,就认为自己贫血,盲目地服用‘补血药’,一方面造成资源(包括药材和金钱)浪费,另一方面,还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如一些不良反应,甚至耽误一些重大疾病的诊治。”
以前,人们判断是否需要补血,基本根据表面的症状。例如出现面色不好、头晕目眩、乏力、腿软,就认为是血虚,其实这是片面的。陆杉主任说“补血养血之前,首先要辨清自己体质是不是血虚,因为并不是所有人体质都血虚,我们的体制特点除了血虚之外,还有肝郁,气滞等。不是血虚的体质却进行盲目的进补,只会使身体虚不受补。”
即便是血虚,需要补血,也并非单纯吃补血药就有效。中医理论的补血,往往和补气、补阴、补阳、补肾这些概念联系在一起,有时要补血活血,有时要理气活血,有时甚至相互包含。一般很少只是单纯地补血。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女人以养血为本,以滋阴养血为主。阿胶,当归,红枣,枸杞、桂圆肉、首乌等就是最好的补血养颜的材料。“秋天这么干燥的季节,莲子红枣茶、阿胶糯米粥和百合山药枸杞汤都是不错的选择。” 陆杉主任建议。
另外,除了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女性还要保持愉快,生活规律,不要熬夜,积极锻炼,合理膳食,均衡营养,行经期忌食生冷等。陆杉主任说,心情愉快、性格开朗,不仅可以增进机体的免疫力,而且有利于身心健康,同时还能促进体内骨骼里的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起来,使得皮肤红润,面有光泽,气血充盈,确保健美之躯和容颜靓丽
女人气色好坏关键在于“气血”,气血怎么补关键在于先分清自己是什么体质。气血不足并不等同于贫血,贫血只需补血便可,而气血不足则需要对症下药慢慢调理。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气血不足要如何调理吧。
气血不足的症状
看头发
头发乌黑、浓密、柔顺、光亮代表气血充足;头发干枯、掉发、白发等都是女人气血不足的表现。
看眼睛
俗话说“人老珠黄”,如果眼白的颜色变得混浊、发黄,有血丝,眼睛干涩,这就表明女人气血不足了。
看睡眠
入睡快、睡眠沉,呼吸均匀,一觉睡到自然醒,表示气血充足;而入睡困难,易惊易醒、呼吸深重或打呼噜的女人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看皮肤
皮肤白里透着粉红,有光泽、弹性、无皱纹、无斑代表气血充足。反之,皮肤粗糙,没光泽,发暗、发黄、长斑都代表女人的身体状况不佳、气血不足。
看指甲上的半月形
正常情况下,半月形应该是除了小指都有。如果手指上没有半月形或只有大拇指上有半月形,那说明女人体内寒气重、循环功能差、气血不足。
另外,气虚的女人往往表现为气短心悸,肢体倦怠乏力,呼吸气短、动则气促,食欲不振等症状;而血虚的女人则表现为失眠多梦,面黄长斑、头发干枯、易脱发、头晕眼花、月经不调等。
专家提醒,如果出现女人气血不足的表现,应该尽快咨询专业医生,请求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对于气血不足导致睡眠不好、记忆力减退的女人,更应该尽快寻求有效治疗,以免病情加重,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
以上是关于血虚气血的相关知识点的介绍,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调养,避免出现贫血的症状。更多相关知识推荐阅读:血虚型贫血女性如何食补?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