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血常规预防贫血症

 

贫血怎么办?当出现贫血的症状时,最好到相关医院做个血常规检查,确定是否是贫血症。如果是酒马上进行调理改善,如果不是就找出引发相关症状的原因。

 

为什么要做好血常规检查?

 

“它检测速度快,只需应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便可迅速测定得出结果,医生可以根据其各种数据的变化,对某种疾病的初步诊断、确诊诊断、排除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效果观察、预后观察、健康检查等做出判断。”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临床检验室张时民教授日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血常规检查虽不能用于确诊某种疾病,但它在许多疾病的诊断中都具参考价值。

 

可筛查和排除病因

 

血常规检查也被一些患者甚至医生称为“血象”,它对于筛查和排除某些病因起着重要作用。

 

比如,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疾病,其病因既可能是细菌感染,也可能是病毒感染。医生可根据血常规中的白细胞数量是否升高,判断到底是细菌性感染,还是病毒性感染。

 

“治疗细菌性感染时,需要使用各种抗生素,而病毒性感染一般使用抗病毒类药物进行治疗。”张时民说,血常规检查因在各种疾病中应用范围宽、检查频率高、普及面广,在所有医学检验项目中排名第一位。

 

为何血常规指标的变化能反映出疾病的状况呢?

 

张时民解释道:血液不断地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循环,流经身体的各个重要器官,渗透到各组织中,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所以人体各部位稍有异常改变,都可能由血液携带各种相关的信息传达出来。而血细胞是血液中的重要成分,血细胞数量或质量的改变可以直接或间接反映身体的一些病理改变,也可以让医生对患者的基本状况有个初步了解和评价。

 

“但需要提醒的是,由于血常规指标变化较快,几天甚至几个小时内就会因病情的改变而出现明显变化,所以往往需要反复抽血复查,以便于临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张时民说。

 

如果说,许多病因未明的患者通过血常规化验,可以协助医生判断身体各种组织器官的病变情况。而对于一些已明确诊断或治疗过程中的患者,医院为什么还会经常做血常规检查呢?

 

“这主要是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观察治疗效果,决定继续用药或暂停用药、继续治疗或停止治疗,是判断疾病复发或痊愈或恶化的常用指标。”张时民说。

 

监测“手段”多

 

那么,血常规重点检查哪些项目呢?

 

“贫血检查最基本的数据就是血常规中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等指标。”张时民说,消化系统疾病会造成营养不良性贫血,而肾脏疾病则可导致肾性贫血,月经量过多的妇女常常发生缺铁性贫血。

 

血常规中的白细胞数量和质量可以提示身体近期是否有炎症。

 

“有些恶性肿瘤也会在血常规检查中留下痕迹,患有寄生虫感染以及过敏性疾病的患者可通过白细胞分类做初步筛选,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也会出现白细胞减少。”张时民说,淋巴细胞数量的增多或减少与病毒性感染、自身免疫病、肿瘤、免疫缺陷性疾病等有关。

 

而对血小板的检查则可以初步了解自身凝血功能是否正常。张时民建议,经常出现口腔、鼻腔出血和皮肤出血点增多的人以及磕碰以后容易在皮下出现明显的淤血或紫斑的人,更需要注意了解自己的血小板数量。此外,血常规检查还可以发现血液系统等疾病。

 

“即便你是个健康人,做个血常规也是很有必要的。”张时民说。

 

经过上述介绍,可见做血常规检查很有必要。做血常规能有效判断是否贫血还能起到提醒是否需要预防贫血症,除此之外还能排查地中海贫血基因,建议大家不妨做个血常规检查。更多相关知识推荐阅读:贫血者需看懂几项血常规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贫血怎么办 贫血的症状 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