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需读懂血常规

 

贫血是常见的一类综合症,那如何确定自己是否患贫血症呢?想要确定自己是否贫血最好到相关医院做一个血常规检查。下面我们来看看血常规。

 

血常规是贫血一项最基础的检查,其各种数据的改变往往给临床医生以启发和提示。许多疾病都会引起血常规检查结果的改变,比如感冒、发烧这类常见小问题,也有白血病这样的严重疾病,还包括贫血、凝血功能异常等。

 

读懂血常规检查

 

传统的血常规只包括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及其分类。近年来由于血液学分析仪器的广泛应用,血常规的检测项目增多。但对于一个患者来说,主要需看懂三类项目。

 

一是红细胞总数,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如果测得血中红细胞数量比正常值减少,或意味着贫血。

 

二是血小板总数,血小板主要功能是止血,血小板减少导致凝血功能差,患者容易出血或出血后不易止住,可表现为皮肤、粘膜出血,鼻出血、齿龈出血等,严重时可发生咯血、呕血,甚至脑出血等。很多全身性疾病、肿瘤、血液病等均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三为白细胞总数,其中包括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白细胞总数的增多或减少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淋巴细胞等数量上的改变也会引起白细胞总数的变化。通常感染性疾病(如感冒发烧)会使白细胞的数值和分类发生变化。中性粒细胞主要功能是吞噬和消化侵入人体内各种微生物如细菌等和身体各种坏死的细胞,是血液非特异性防卫系统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增高主要见于身体某部位各种化脓性细菌感染。淋巴细胞增多见于某些病毒感染如麻疹、病毒性肝炎等。

 

除上述三类主要参考项目外,还有许多辅助参考项目,如血小板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嗜酸性粒细胞数目等等,这些项目可帮助具体确定患病病因等,但如果单纯只是这一两项检查有异常,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需要提醒的是,不少人一看到自己的检查结果不在参考范围内,一看到“↑”或“↓”就很沮丧,其实这大可不必。我们所看到的包括血常规在内的各项检查项目,其参考范围是统计学的概念,指人群中90%以上的正常情况属于此,而另有10%的人检测出的数值不在此范围内,但并不代表他们不正常。

 

 

但从贫血的症状上来判断是否患贫血症,容易出现误判,因为很多其他病症的早期症状跟贫血的症状时很相似的。因此当出现贫血的症状时最好做一个血常规检查。更多相关知识推荐阅读:贫血患者怎么检查血常规?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贫血怎么办 贫血的症状 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