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4 15:55:21
据有关调查显示,一般5个月到6岁之间的宝宝会比较容易患上缺铁性贫血,主要的原因还是家长的喂养不当导致的,其实宝宝缺铁性贫血是可以预防的,具体的措施就让微微健康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首先母亲在孕期、哺乳期要多吃含铁、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如动物肝脏、瘦肉、蛋类、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孕期内应定期测血红蛋白,如果发现贫血时应及时治疗,以免影响胎儿体内的贮铁量。
2、由于人乳中铁的吸收率高,所以宝宝出生后应尽量采用母乳喂养,至少喂养至4个月,最好延长到6-9个月。非母乳喂养儿在2个月时可酌情添加菜汁或水果汁。4个月添加稀食时,应增加含铁及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包括蛋黄、菜泥、豆制代乳粉、肝泥、肉泥、鱼肉等。同时可服用维生素C或添加水果泥,以增加铁的吸收。
3、科学膳食对预防缺铁性贫血是极为重要的。在增加含铁食品时,不但要了解各种食品的含铁量,更重要的是了解其吸收率的高低。一般动物性食物所含血红素里的铁吸收好,且不受其他因素影响;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草酸、磷酸等物质,会妨碍铁的溶解和吸收;如能做到粗细粮搭配、荤素搭配,便能提高铁的吸收率及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小孩应养成不挑食,不厌食的良好饮食习惯。同时不应给幼儿喂茶水、咖啡,因为其中所含的鞣酸会影响铁的吸收率。
4、对一些体弱多病或生长过快的小儿,如早产儿,双胞胎,低体重出生儿,或肥胖的小孩应提倡科学喂养,安排合理膳食,并定期去保健医院测量血红蛋白,以便及早发现贫血,及时矫治。
家长们主要从这四个方面入手去预防宝宝缺铁性贫血,平时要多给宝宝添加各种营养丰富的食物,特别是补铁补血的食物,变个花样吸引宝宝的食欲,让宝宝吃出健康好身体,想要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看看:婴幼儿营养不良要及时调理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