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夏 2013-06-03 14:42:20
缺铁性贫血是比较常见的贫血类型,但是不是每个人都对缺铁性贫血有全面的了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下面就先来了解一下,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吧!
1.血象轻度贫血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重度贫血为典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28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0%。血片中红细胞大小不一,小者多见,形态不规则,出现少数椭圆形、靶形和不规则形红细胞,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甚至变成狭窄环状,网织红细胞多数正常,急性失血时可暂时升高。
2.骨髓象骨髓显示细胞增生活跃,主要为幼红细胞增多,幼红细胞体积较小、胞浆发育不平衡。
3.血清铁血清铁明显降低。
4.红细胞原卟啉因缺铁而血红素合成减少,缺铁性贫血的红细胞游离原卟啉500μg/L(正常200~400μg/L)。
5.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Hb)男性小于120g/L,女性小于110g/L;MCV小于80fl,MCH小于26pg,MCHC小于0.31。
6.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及临床表现。
7.血清铁小于10.7μmol/L(60μg/dl),总铁结合力大于64.44μgmol/L(360g/dl)。
8.运铁蛋白饱和度小于15%。
9.骨髓细胞外铁消失,细胞内铁小于15%。
10.胞游离原卟啉(FEB)大于0.9μmol/L(50g/dl)。
11.血清铁蛋白(SF)小于14μg/L。
12.铁剂治疗有效。
13.需除外其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如慢性感染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维生素B6反应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