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感冒指数”巧防感冒(上)

感冒与天气变化关系十分密切感冒,在我国很多地方把它俗称为“着凉”。人所皆知,它与天气变化关系十分密切。每当冷空气侵袭、气温骤降时,感冒患者就明显增多。

导致感冒发病高峰的天气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冷空气的入侵,特别是秋冬交接后的第一次降温,如最低气温自零上降至零下,1~2天内就会有大批人感冒。这是因为当冷空气入侵后,日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大幅度下降,前后两天日平均气温甚至可以相差10℃以上。这种突然降温,使人们的体温调节功能难以适应,再加上人们没有思想准备,不注意保暖,就容易受凉。

第二类是冷空气通过后出现冷高压天气,特别是大于1030百帕的晴好天气,人们也容易发生感冒。当冷高压控制时,阳光充足,日照强,以致中午热,早晚冷,同日温差大,早晚容易受凉。特别是初冬时节,常常出现气候由冷转暖的现象,老百姓把它称作“小阳春”。冬季已寒而骤然转暖,就像春季已暖而骤然转寒一样,稍不注意保暖,就容易患感冒。

感冒分类

感冒是生活中的常见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感冒的发生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目前已知的感冒病毒多达一百六十多个种、型。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是较为常见的感冒病毒。

通常分为一般性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两种,它们都是由于呼吸道感染引起的。但两者又有很大区别。一般性感冒一般不会引起流行。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冒病毒的传播与繁衍及人体的免疫力状况与天气的变化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有些城市依据有关医学理论及感冒发生的季节特点分析,将感冒大体分为风热感冒(二到五月)、暑湿感冒(六到十月)和风寒感冒(十一月到次年一月)。在对感冒门诊记录及气候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不同类型感冒的医疗气象指数。

风热感冒:系较为密切的气象条件是气压及相对湿度,对气温的变化不太敏感,好发于气压明显下降及湿度较大时。

暑湿感冒:与气象要素变化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尤其是高温湿热天气,感冒发生率较高,与高温关系较好,但与其它要素的关系不太明朗。在平均温度在二十五度或以下时,与日温差及相对湿度有着较好的相关关系。

风寒感冒:发生于冷空气活动频繁及寒冷的时节,发生率相对较低。但经分析,感冒在强空气影响时及严寒天气里更加少发。相反,在冷空气影响后的升温过程中, 容易感染感冒。

爱护自己从了解自己开始。如遇问题,请找微微健康网,助您扫除健康盲点,创造优质健康生活!健康,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了解“感冒指数”巧防感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