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21 12:30:01
何谓贫血?
贫血是指血液中的红血球过少、血色素不足,常见的有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叶酸缺乏性贫血、地中海型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1.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铁质摄取不足、肠胃疾病或血液流失造成血红素无法合成,所引起的贫血,又称为小球性贫血。常见的发生情形,例如:不当的减肥、偏食、消化道溃疡出血、痔疮出血、生理期出血量过多等。
营养补充来源:牛肝、猪肝、牛心、瘦肉、牡蛎、蛋黄、芦笋、坚果、桃子乾、燕麦。
2.恶性贫血:是指体内缺乏维生素B12所引起的巨球性贫血,例如:全素食者、偏食者、先天胃无法製造内在因子(维生素B12与内在因子结合才能被吸收)、全胃切除者。
营养补充来源:动物肝脏、牛肉、猪肉、鸡肉、蛋奶、乳製品、鱼、蛤。
3.叶酸(维生素B9)缺乏性贫血:是指体内叶酸不足所引起的巨球性贫血,例如:饮食摄取不足(偏食者、食物不当烹调)、酗酒、肠道切除、肠道疾病。
营养补充来源:肝脏、瘦肉、蛋黄、深绿色蔬菜、菠菜、芦笋、红萝卜、马铃薯、南瓜、豆类、坚果、全麦麵包。
4.地中海型贫血(海洋型贫血):是一种先天遗传性的贫血,又称为小球性贫血,病情依严重度不同而异,主要是由于染色体变异,造成红血球寿命较短。由于此类病症红血球提早死亡,造成血中铁质浓度较高,因此应避免铁质的摄取。此外,如果男女双方都有地中海型贫血基因,下一代的地中海型贫血会更严重,婚前健康检查可以提早预防避免。
5.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每天製造大量的血球,供应身体的需要,如果造血能力下降,会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多是骨髓产生各种变异,影响造血功能所致。
对贫血有助益的食物及健康食品
动物性蛋白质、铁剂、维生素C、维生素B3、维生素B6、维生素B9、维生素B12、维生素E、钴、铜、蛋黄、黄绿色蔬菜、芦笋、黑木耳、黑芝麻、苹果、葡萄、樱桃、奇异果、大豆、牡蛎、草莓、小麦胚芽、坚果类、酵母、牛肉、羊肉、猪肉、动物肝脏。
贫血的养生茶饮:健脾益气汤
【材料】:黄耆12g、茯苓9g、当归6g、白朮6g、桂枝6g、甘草3g、菟丝子6g包煎、车前子6g包煎
【做法】:加入1200ml的清水,煮沸后改以中火继续煮约30分钟,然后熄火,取药汁待温饮用。
【功效】:贫血、浮肿、虚弱、身体睏倦。
【注意】:孕妇不宜饮用。
中药的性味功效
黄耆-甘微温,补气固表、生肌托疮、利水消肿。
茯苓-甘澹平,利水湿、健脾、安神。
当归-甘辛温,补血、活血、止痛、润肠。
白朮-苦甘温,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桂枝-辛甘温,发汗通阳、温通经脉。
甘草-甘平,补益脾气、止咳嗽、缓急止痛、解毒。
菟丝子-辛甘平,滋阴补阳、固精缩尿、明目、止泻。
车前子-甘寒,利水通淋、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
小科普:哪些因素容易造成贫血?
1.急慢性失血:外伤大出血、肠胃溃疡、痔疮出血、生理期出血、咳血等。
2.营养缺乏:营养不均衡可导致骨髓无法製造成熟的红血球,导致贫血,例如:素食者、偏食、孕妇。
3.红血球破坏过速:因先天缺陷或后天破坏使红血球急速死亡,而骨髓来不及製造而导致贫血,例如:地中海型贫血、蚕豆症、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造成溶血现象。
4.药物因素:某些药物或放射线造成骨髓造血功能异常,例如:抗生素、止痛药、抗癫痫药物,及某些染髮剂等。
5.肾功能不全者:肾功能异常造成促红血球生成素分泌不足,导致骨髓无法生成足够的红血球,例如:再生障碍型贫血。
6.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也会影响造血的功能。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