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02 11:51:52
现在尽管生活水平提高了,可是依然很有很多人患上缺铁性贫血,这是为什么呢?专家介绍到:缺铁性贫血之所以经常发生,主要是日常不注意摄入铁元素,身体缺铁造成。下文将为你详细介绍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一起看看了解吧。
一、食物中铁存在形式
1、非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这类铁在食物当中尽管含量较高,因受膳食因素影响,难于吸收。
2、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高等动物的血液、肌肉中的血红色素较多。肉类等食物中的铁约一半左右是血红素铁占40%
二、铁的吸收形式
1、非血红素铁:非血红素铁需被还原成二价铁,才能被吸收
2、血红素铁:血红素与肠黏膜上的血红素受体结合,将血红素铁中的含铁卟啉复合物整个吸收,并由血红素加氧酶裂解成卟啉和铁,随后铁与细胞内的脱铁铁蛋白结合成铁蛋白,再运转到身体其他部位而被利用。
三、长期植物性植物影响铁吸收的因素
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食物中含铁含量不足,长期素食者从膳食中摄入的铁为非血红素的铁,生物利用率较低,吸收率约为3-5%,不超过10%,而动物食物中的铁为血红素的铁,吸收率在20%-25%。
1、优质蛋白缺乏。虽然植物性食物中的大豆中含有优质蛋白,但植物蛋白永远代替不了动物蛋白,动物组织蛋白质的铁吸收率较高,可达15%-20%,植物蛋白中大豆分离蛋白对铁的吸收还有抑制作用。
2、脂类的缺乏。研究表明,长期素食者膳食中脂类过低可降低对铁的吸收。
3、钙的不足。钙含量丰富,可部分减少植酸、草酸对铁吸收的影响,有利于铁的吸收,而乳及乳制品是钙的重要来源并且吸收率也高,而植物中的钙利用率相对较低,如与干大豆比较,240g的奶,所吸收的钙近100mg,大豆虽含钙丰富,但因吸收率低(约15%),要从中吸收100mg的钙,约需要摄入350g的大豆,这显然在膳食结构中,是不易达到的。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