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02 09:30:00
肾性贫血是怎么回事?肾性贫血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肾脏损害,造成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下降,排泄代谢产物减少,存留增多。患者只有根据自身病症,正确治疗,才能更好的摆脱肾病的困扰。
肾功能下降,排泄代谢产物减少,存留增多这些毒物一方面可抑制红血球生成素生成,另一方面又抑制红血球生成素的活性,造成对红细胞膜的破坏,使其寿命缩短。同时由于肾功能不全而长期厌食、腹泻,造成铁、叶酸、维生素B12的缺少,最终导致肾性贫血。
当有贫血症状时,有的医生只用叶酸、铁剂以及补血口服液等进行治疗。可有时原发病的症状可以很隐蔽、轻微,会被人忽略。 当您出现乏力、食欲不振等贫血症状时,不要单单想到营养不良引起的营养性贫血,还要考虑是肾脏疾病造成的肾性贫血的可能。
因此,提醒大家要提高对贫血的认识,要知道贫血也是肾脏病的常见症状,可疑患者,即便是在尿量正常的情况下,也要做尿常规检查。一旦尿检有蛋白尿或血尿,同时又伴有血压的异常,这时往往有肾性贫血的可能,一定要继续做血常规、肾功能、肾脏B超等检查,更好的帮您摆脱慢性贫血的困扰。
希望以上的介绍让您更好的了解“慢性贫血是怎么回事”,选择正规的肾病医院进行治疗,祝您早日康复,更好的享受生活中的美好和快乐。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肾性贫血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