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14 09:20:22
溶血性贫血也是一种多发贫血类型,如果人一旦患了溶血性贫血,就会有腰酸背痛、气促、乏力、烦燥等症状出现。由于溶血性贫血危害多,所以今天我们就对溶血性贫血的具体症状做详细的介绍。
溶血性贫血系指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发生的一类贫血。如要骨髓能够增加红细胞生成,足以代偿红细胞的生存期缩短,则不会发生贫血,这种状态称为代偿性溶血性疾病。许多疾病如慢性贫血、肾性贫血、叶酸、维生素B12缺乏,甚至缺铁性贫血都会有红细胞的破坏过多,但溶血性贫血则是指红细胞破坏过多、过快为导致贫血之主要因素。
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与溶血的缓急 程度和场所有关。
一 急性溶血:
起病急骤,可突发寒战、高热、面色苍白、腰酸背痛、气促、乏力、烦燥,亦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这是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其分解产物对机体的毒性作用所致,游离血红蛋白在血浆内浓度越过130mg%时,即由尿液排出,出现血红蛋白尿,尿色如浓红茶或酱油样,12小时后可出现黄疸,溶血产物损害肾小管细胞,引起坏死和血红蛋白沉积于肾小管,以及周围循环衰弱等因素,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由于贫血、缺氧严重者可发生神志淡漠或昏迷、休克和心功能不全。
二 慢性溶血:
起病较缓慢,除乏力、苍白、气促、头晕等一般性贫血常见的症状体征外,可有不同程度的黄疸、脾、肝肿大多见,胆结石为较多见的并发症,可发生阻塞性黄疸,下肢踝部皮肤产生溃疡,不易愈合,常见于镰形细胞性贫血患者。
尽快去除诱因,积极治疗原发病,许多溶血性贫血目前尚无根治方法,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有效,也可用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但对其它溶血多无效,避免滥用。
微微健康网小编温馨提示:溶血性贫血发病率较高,所以大家出现了以上这些症状就是及时进行调理治疗,避免其伤害到你健康哦。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