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小儿贫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从食物中摄取的铁不敷生理需要而使体内贮存的铁减少,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而造成的贫血。这是小儿,特别是婴幼儿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积极防治本病是我国儿童保健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铁是合成血红素、肌红蛋白和多种含铁酶的重要物质。可来源于衰老的红细胞,红细胞破坏后释放出铁,其中80%用于合成血红蛋白,20%为贮存铁;另一方面,可从食物中用于合成血红蛋白,摄取铁,摄入的铁主要合成血红蛋白和补充排泄铁的需要。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主要是体内贮铁不足,铁的摄入量不足和小儿生长发育较快、及铁的丢失和消耗过多。

关于本病的预防,主要是做好卫生宣教工作,把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性以及婴幼儿较易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原因讲明白,并引起社会及有关卫生部门重视。具体的预防措施可包括:

1、鼓励母乳喂养,母乳中铁的吸收利用率较高;

2、无论母乳或人工喂养的婴儿,均应强调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饮食,如蛋黄、肝脏、豆类、血及绿色蔬菜,以补充铁的不足;

3、牛乳喂养时必须加热处理以减少因过敏而致的肠出血;

4、婴幼儿所吃的谷物、米粉等最好经过铁的强化;

5、对早产儿可于2个月时,给予铁剂预防。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怎样预防小儿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