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07 14:30:00
大多数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有的往往却只需花很少的时间即可康复。这是为什么呢?我想这应该就是有些患者了解这种病症,或是身体不适及时的到医院做检查的结果。所以我们平时就应该多了解一下有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这方面的知识。
大约45%以上的患者发病原因不明,被称为原发性再障;另一部分是继发性的,由于接触化学物(砷、铋、金、汞等)、放射物(同位素、x线等)、服用药物(磺胺类、氯霉素、阿司匹林、巴比妥类、他巴唑、抗肿瘤药等)、严重感染(伤寒、肝炎、黑热病、败血症等)、某些疾病(恶性肿瘤、尿毒症、肝硬变等)而引起本病。上述某种已知或尚未查明的因素,使骨髓受损,产生一系列机能形态变化,进而引起造血功能障碍,全血细胞减少,并出现相关症候。
这种病主要发生在壮年身上,而且往往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起病急剧、病势凶猛、贫血严重者为急性型;起病缓慢、症状较轻、病程长者为慢性型。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疾病,急性型如果不及时接受治疗,很可能造成生命危险;慢性型若治疗及时而恰当,才可能获较长期缓解,甚至可以治愈。
本病典型发病过程中常有贫血、出血、感染3大症候群。
一、感染所致。大多数出现于呼吸道,如口腔粘膜、牙龈、扁桃体、咽喉等处,并经常引起发热。全身感染非常严重时可引发败血症。
二、贫血所致。呈进行性,主要表现为皮肤萎黄、粘膜苍白、乏力、头晕眼花、耳鸣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活动后心悸、气短等不同表现。
三、出血所致。部位比较广泛,每个器官均可发生,一般常见鼻衄、齿衄、月经过多、皮肤粘膜瘀斑。严重者有呕血、咳血、尿血、黑粪等。:有部分患者可因颅内出血而导致死亡。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症状外,还有一种较为严重的,人所不能看到的表现,就是患者心脏扩大,心尖区可听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脾、淋巴结一般不肿大。
相关阅读:及早知道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并发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3大症状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预防再生障碍性贫血你必须要掌握的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