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29 15:30:01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严重性血液病的一种,该病是由于患者体内造血功能衰竭所致,目前对于该病只要及时治疗是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的,为了让大家能够较好的治疗该病,我们就来说说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事项。
临床上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主要是根据症状类型区分对待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看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贫血、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反复感染性发热。
1.急性再障:发病急促,病情进展迅速,以出血和感染为主要症状表现,贫血为进行性发展。除皮肤黏膜广泛严重出血外,内脏出血常见,主要为消化道、泌尿道、眼底及颅内出血。感染常表现为高热,以口腔感染、肛周感染、肺炎及败血症为多见。
2.慢性再障:发病缓慢,病情进展缓慢,以贫血为主要表现症状,出血发生率不高且较轻,多限于皮肤黏膜,青年女性可有不同程度的子宫出血;病程中可并发轻度感染,但容易得到有效控制。
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因此患者在病情稳定时,适当地进行户外活动,可增加适应外界环境能力,参加太极拳、散步等活动可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有助于疾病早日康复,避免疾病反复。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再障的诊断相关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