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10 15:42:57
铁在我们人体内含量最多,作用也极大。如果缺铁,很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
铁主要存在于血液中,组成血红蛋白,参与氧的运输和存储,直接参与人体的能量代谢,对人体的免疫系统有着直接的影响。以下三大因素是造成人体缺铁并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
1.膳食结构因素:我国居民长期以来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如谷物、薯类、蔬菜等。植物中铁的含量并不低,但为非血红素铁,85%以上以铁盐的形式存在,而人体对植物性食物中的铁的吸收率很低,平均不足5%。例如大米中的铁仅有1%可被人体吸收;大豆为7%;玉米和黑豆为3%,小麦为5%。此外,植物性食物中含有大量抑制铁吸收的物质,如植酸、多酚类物质等。易被人体吸收的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如动物肝脏、动物全血、肉类等,而这些食物在我国居民膳食中所占的比例较小。
2.饮食习惯因素:大量饮茶和食用大量蔬菜是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而茶叶和蔬菜中含有较多的磷酸盐、草酸盐、单宁等,这些物质可与铁形成难以溶解的化合物,影响铁的吸收。由于我国居民膳食中促进铁吸收的因子,如富含血红素铁食物、维生素C等相对于上述抑制因子不足,所以,虽然饮茶、吃蔬菜不是坏习惯,却成为造成国民缺铁的重要因素。
3.疾病因素:钩虫感染、胃肠吸收不良、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出血、痔疮出血以及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均可造成缺铁性贫血。
治疗缺铁性贫血,得从膳食结构、饮食习惯等入手,增加肉食的摄入,多吃深色食物,适当服用体恒健铁之缘片,乳酸亚铁、阿胶、蛋白锌三合一补铁、生血、补充营养,有效改善缺铁性贫血。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