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了解青春期贫血的危害和防治

  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分布在不同年龄不同群体中。贫血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为了让大家更多认识贫血的危害以及防治的相关知识,小编就个大家具体介绍青春期贫血的危害以及防治,希望对大家都有所帮助。

  

 

  贫血是一个全球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也是我国青少年多见的一种疾病。贫血是指血循环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压积减低;在生理学上是血液的携氧能力减低,不能维持组织的正常氧和作用,继而产生一系列代偿机制的一种临床症状。青少年由于生长发育,铁需要量增加,体内铁相对不足;女性因月经等原因导致内循环失衡,若无相应的铁补充,很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在发展中国家由于钩虫感染,发达国家由于药物如阿司匹林滥用,亦成为慢性失血而致缺铁的原因。

 

  生长发育不同的阶段,人体血红蛋白的正常值范围会相对有所变化。对于12~14岁的少年,如果男孩血红蛋白低于120g/L,女孩低于115g/L就可诊断为贫血;而对于15~17岁的青少年,男孩低于130g/L,女孩低于120g/L,即可诊断为贫血。

 

  贫血都有哪些症状呢?贫血的症状包括皮肤粘膜苍白、头晕、眼花、耳鸣、心慌、气急,还可引起指甲凹陷、反甲(匙状甲)、舌炎、口角炎、胃炎、粘膜萎缩、胃酸缺乏、皮肤干燥、头发干枯少光泽和脱发。

 

  青春期贫血的危害很大,对于还处在发育期的青少年,会严重地影响到身体发育。常常出现食欲减退,厌食,异食癖,体重不增、甚至下降,智力发育差,身体抵抗力下降。严重贫血的人体质虚弱,劳动力受损,肝脾肿大、浮肿。贫血对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影响更为明显,如造成体力下降,尤其缺乏持久性耐力;导致注意力不集中、逻辑思维和记忆力下降,造成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不良;细胞免疫水平下降,白细胞吞噬能力减退,容易诱发各种疾病,尤其是感冒、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针对上述原因,青春期贫血的防治有如下措施:首先,膳食要平衡,蛋白质含量要丰富,多吃含铁较多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动物血、瘦肉、黑木耳、海带、芝麻酱、蛋黄、豆类等,特别是动物性食物中的铁,不但铁含量高且不易受其膳食它因素的影响,吸收率高,是膳食铁的很好来源;其次,积极治疗引起贫血的疾病;再次,对于血红蛋白低于120克/升者,须口服铁剂治疗,也可同时加服维生素C促进铁的吸收;最后,经常锻炼的少女,应遵守科学的锻炼原则,合理安排运动量。

 

  微微健康网小编温馨提示:正处在青春期朋友正在长身体时期,若出现贫血一定要要及时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合理饮食,做好预防贫血工作,远离贫血危害。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贫血 月经 青春期贫血 缺铁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