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女性如何补血才健康

更多推荐:盘点:无须治疗的妇科炎症

  对女性来说,贫血可以说是宿命型的东西。一项调查结果显示,500多名育龄女性中,贫血总患病率高达23.77%。孕妇贫血发病率明显高于未怀孕者,患病率随着孕周期的增加而明显上升。在患贫血的孕妇中,缺铁性贫血占97.15%。
  
  女性之所以会出现缺铁性贫血,主要原因是铁不足所致,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
  
  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
  
  1、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均匀血红蛋白浓度(MCHC)小于32%,红细胞均匀体积(MCV)小于80fl(Um3),红细胞均匀血红蛋白(MCH)小于27皮克(pg)。
  
  2、血清(浆)铁小于10.7微摩尔/升(Umol/L)。
  
  3、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如铁供给不足、吸收障碍、需要增多或慢性失血等。
  
  4、骨髓细胞外铁明显减少或消失(0-十),铁粒幼红细胞小于15%。
  
  5、总铁结协力大于62.7微摩尔/升(Umol/L),运铁蛋白饱和度小于15%有参考意义,小于10%有确切意义。
  
  6、血清铁蛋白小于16微克/升(Ug/L)。
  
  7、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大于500微克/升(Ug/L)。
  
  8、铁剂治疗有效,用铁剂治疗6周后,血红蛋白上升10克/升(10g/L)以上。符合上述1和2一8中至少两条者,可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更多推荐:越吃越健康美丽的饮食

  缺铁性贫血病因
  
  缺铁性贫血可发生于下列几种情况;
  
  1、铁的吸收不良:
  
  因铁的吸收障碍而发生缺铁性贫血者比较少见。
  
  2、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进不足:
  
  在生长快速的婴幼儿、儿童、月经过多、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铁的需要量增多,假如饮食中缺少则易致铁性贫血。
  
  3、失血:
  
  失血,尤其是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最多见、最重要的原因。
  
  消化道出血如溃疡病、癌、钩虫病、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痔出血、服用水杨酸盐后发生胃窦炎以及其他可引起慢性出血的疾病,妇女月经过多和溶血性贫血伴含铁血黄素尿或血红蛋白尿等均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是一个较长时间内逐渐形成的。铁耗竭期,贮存铁耗尽,血清铁蛋白减低,此时并无贫血,若缺铁进一步加重。贮存铁耗尽,血清铁蛋白和血清铁下降,总铁结协力增高,出现缺铁性贫血。

更多推荐:尿道炎早期症状及预防

  女性缺铁性贫血症状表现
  
  贫血症一般表现为:发色黯淡、头昏眼花、心悸失眠,甚至月经失调等等。此症长期不治,将形成恶性循环,引起免疫力下降,很多疾病也会乘虚而进,健康将受到全面威胁。
  
  治疗:口服铁剂是首选
  
  目前治疗缺铁性贫血,口服铁剂依然是首选方法,假如服铁剂后不能使贫血减轻,必须考虑下列可能:
  
  ①患者未按医嘱服药,
  
  ②诊断有误,所患贫血不是缺铁性贫血,
  
  ③出血量尚未得到纠正,出血量超过了新生血量,
  
  ④同时伴发感染、炎症、恶性肿瘤、肛病或肾病等影响了骨髓的造血功能,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缺铁性贫血:女性如何补血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