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11 22:53:34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4年少年儿童发展蓝皮书———“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近日发表。该报告(已出版专著《孩子健康生活的六个要领》)在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分析,客观反映了少年儿童的饮食、睡眠、玩耍、运动、媒介接触和卫生习惯现状,取得了多项重要发现。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课题组于2003年12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调查抽样采用多段分层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春市、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兰州市、成都市等6个城市中的2617名少年儿童和2573位成人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8—13岁的儿童及他们的父母或其他长辈。此外,课题组还对各年龄组的少年儿童及他们的父母、老师分别进行了小组访谈,并对相关问题的专家进行了深度访谈。
23%的少年儿童不是每天吃早餐
本次调查发现,在我国城市少年儿童中,漏餐的现象比较突出,尤其是早餐最容易被忽视和遗漏。调查数据显示,23%的少年儿童不是每天吃早餐,而且,初中生比小学生更容易成为早餐桌上的逃兵,每天都吃早餐的小学生和中学生的比例分别为80.4%和70.3%。少年儿童不吃早餐有种种理由:“没有足够的时间”(56.5%)、“不饿或早上不想吃东西”(37.5%)、“嫌麻烦,不愿意吃”(13.6%)等等。
专家认为,对于少年儿童来说,漏餐不是一个小问题,它通常会影响学习效率,使少年儿童精力难以集中,并加重疲劳感。更严重的是,由于漏餐而错失的营养很难简单通过下顿饭多吃来补充,所以漏餐很容易导致少年儿童全天能量和营养素摄入不足,严重时还会造成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等。此外,漏餐经常会导致少年儿童吃过多的零食,或者下一次用餐时过量,从而对他们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82.7%的少年儿童认为保健品可代替天然食品
调查发现,少年儿童盲目食用保健品现象严重,82.7%的少年儿童认为保健品可以替代天然食品,63.5%的少年儿童不同程度地吃过“保健品”。
专家认为,一些少年儿童青睐本不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保健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各个方面对保健品作用的过度宣传,以及成年人的误导。日常的健康饮食已足以保证少年儿童获得成长所需的各种营养,不必要、不恰当的进补不仅可能导致儿童营养过剩和肥胖,而且某些保健品中所含的激素还可能会扰乱儿童自身的内分泌状态。
一半以上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足
在我国,建国后颁布的几个有关学生健康和卫生的工作条例中,都明确规定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保证:小学生10小时,中学生9小时。本次调查发现,小学生中每天能够睡足10小时及以上的为33.4%,初中生中每天能够睡足9小时及以上的共22.9%。中小学生的睡眠状况让人担忧,约有2/3的小学生和3/4的初中生睡眠严重不足!问其原因,绝大多数与学习有关:说“作业太多”的达到49.5%,排在首位。
看来,学习负担不减,难以保障少年儿童充足睡眠。专家认为,睡眠具有促进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作用,可以帮助孩子增长身高;睡眠使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得到休息,可以消除疲劳,增强体力;睡眠还可以提高人的智力和思维活动。长期睡眠不足,脑供氧就会缺乏,脑细胞就会损伤,脑功能就会下降,孩子学习成绩自然难以提高。
一多半孩子感到运动量不足
当问到“你觉得自己的运动量足够吗?”有50.8%的儿童回答“不足”。随着学习负担的加重,年级越高,说自己运动量不足的比例越高:小学中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分别为30.5%、51.1%、69.8%。学生运动量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高达70%的孩子是因为“没有时间”,38.7%“没有合适的场所”,34.9%的孩子说“没有人跟我一起运动”。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