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贫血除了脾切除还有没有其它治疗方法? 中医怎么治疗?

溶血性贫血除了脾切除还有没有其它治疗方法?
高少才的咨询范围:贫血、白血病、紫癜,肿瘤,月经病yo***发表于2008-09-2712:09:461#溶血性贫血除了脾切除还有没有其它治疗方法?中医怎么治疗?
所患疾病: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病情描述.(主要症状、发病时间):
胆结石,

化验、检查结果(检查时间、内容):遗传性球型红细胞增多症,网织10.2总胆130红色素100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胆切除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除了脾切除外是否还有其它治疗方式,中药或其它药物可以吗?或脾切除对患者有什么副作用?
高少才发表于2008-09-2713:35:052#医院:陕西省中医院
科室:中医内科
职称:住院医师讲师
溶血性贫血(hemolyticanemia)系指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发生的一类贫血。如要骨髓能够增加红细胞生成,足以代偿红细胞的生存期缩短,则不会发生贫血,这种状态称为代偿性溶血性疾病。“溶血性贫血”,红细胞过度破坏所引起的贫血,但较少见;常伴有黄疸,称为“溶血性黄疸”。

  除了发病缓急,主要症状以及病情进程外还应着重主意自查以下各项:
  (一)地区性 强调家庭籍贯,如地中海贫血多见于广东、广西及浙江等沿海地区。
  (二)家族史 近亲中如有贫血、黄疸、脾肿大者,则有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可能。
  (三)药物接触史 药物可诱发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氧化性药物可使不稳定血红蛋白病及G6PD缺乏症发生溶血。
  (四)引起溶血性贫血的原发病史 如淋巴瘤可伴有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五)诱发因素 如过劳、寒冷刺激及服蚕豆等。

治疗

溶血性贫血是一类性质不同的疾病,其治疗方法不能一概而论。总的治疗原则如下:
  一、病因治疗:去除病因和诱因极为重要。如冷型抗体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应注意防寒保暖;蚕豆病患者应避免食用蚕豆和具氧化性质的药物,药物引起的溶血,应立即停药;感染引起的溶血,应予积极抗感染治疗;继发于其他疾病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二、糖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
  如自体免疫溶血性贫血、新生儿同种免疫溶血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每日强的松40-60mg,分次口服,或氢化考的松每日200-300mg,静滴,如自体免疫溶血性贫血可用环磷酰胺、硫唑嘌呤或达那唑等。
  三、脾切除术:
  脾切除适应证:①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脾切除有良好疗效;②自体免疫溶血性贫血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时,可考虑脾切除术;③地中海贫血伴脾功能亢进者可作脾切除术;④其他溶血性贫血,如丙酮酸激酶缺乏,不稳定血红蛋白病等,亦可考虑作脾切除术,但效果不肯定。
  四、输血:
  贫血明显时,输血是主要疗法之一。但在某些溶血情况下,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例如给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可发生溶血反应,给PNH病人输血也可诱发溶血,大量输血还可抑制骨髓自身的造血机能,所以应尽量少输血。有输血必要者,最好只输红细胞或用生理盐水洗涤三次后的红细胞。一般情况下,若能控制溶血,可借自身造血机能纠正贫血。
  五、其它:
  并发叶酸缺乏者,口服叶酸制剂,若长期血红蛋白尿而缺铁表现者应补铁。但对PNH病人补充铁剂时应谨慎,因铁剂可诱使PNH病人发生急性溶血。
  六、中医辨证:
  本病为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引起的。治疗上我们以补虚、活血化淤、清利湿热并重。黄疸明显时以清利湿热为主;晚期后积聚形成时加用活血化淤药。积极消除诱因,预防溶血发作,对已发作者应尽快控制溶血及纠正贫血,诱导肝细胞微粒体中葡萄糖醛酰转移酶的活性,从而加速间接胆红素的转化,一般服药一周左右后,血胆红素明显下降,黄疸明显减轻。不治已病治未病。临床验证疗效满意。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溶血性贫血除了脾切除还有没有其它治疗方法? 中医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