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例尿毒症患者临床治疗跟踪追述

  药理学理论和大量治疗实践证实,纳米中药渗透疗法具有活血通络、祛瘀清除、修复生新的作用,效果十分明显。现根据该疗法特点以及通过对5例尿毒症患者治疗效果的观察,报告如下:

  病例1 男性,66岁,以“中断性食欲不振3年,伴胸闷、气短、乏力、贫血貌,加重20天”为主诉进院。 门诊查尿十项PRO(+)、血Cr:1082.6umol/L 、BUN29.87mmoL/L、CO2CP12.0mmoL/L,B超示:双肾萎缩、双肾轻度积水。

  临床诊断: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

  治疗经过:住院后给予“纳米中药渗透”以恢复肾脏功能改善肾脏血液循环,清除体内毒素、纠正贫血等治疗11天,患者精神振,饮食可,胸闷气短症状消失,全身乏力明显改善。查体示:贫血貌消失,心肺及腹部未见异常,抽血化验:BUN:15.6mmol/L、Cr:675.9umoL/L、CO2CP:21mmoL/L。根据化验临床表现体征病情已明显好转。

  分析:通过皮肤渗透、血液循环、经络运行三条途径,纳米中药直接作用于肾区修复坏死肾小球,激活肾功,使血中Cr、BUN明显下降,贫血得以纠正,乏力改善。纳米中药渗透具有经改善胃肠粘膜血液循环的功能,使胃粘膜水肿糜烂得以纠正,饮食改善。

  病例2 男性,70岁,患者主诉“中断性双下肢水肿5年,伴有恶心、呕吐2周”,为求治而为进院。

  查体:BP150/95mmHg、R20次/分、双肺底可闻及湿性啰音。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低钝,心率95次/分,双下肢呈高度指凹性水肿,左下肢胫前皮肤红肿热痛,Cr1056umol/L、BUN33.19mmol/L、K6.16mmol/L。

  临床诊断: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

  治疗经过:采用血透迅速改善患者心衰症状后,继而使用纳米中药渗透治疗6天后,患者感觉全身皮肤出汗,多年双下肢冰冷情况得到改善,饮食恢复正常,恶心、呕吐症状消失,尿量增多,摆脱利尿剂。连续治疗20天后,患者精神好,面色红润,水肿消失,24小时尿量约1400毫升,尿液变浑浊,气味变浓,左下肢胫前皮肤红肿、疼痛消失,Cr降至657umol/L、BUN降至12.22mmol/L、K5.4mmol/L,BP130/75mmol/L。

  分析:纳米药物具有扩张肾动脉、增加肾小球有效灌注功能,可使肾小球内高压与高滤过现象逐渐改善,使血压下降摆脱长期口服降压药物,尿量增加,摆脱利尿剂。其活血通络作用,使患者全身有效循环血量增加,肠道粘膜及皮肤血管微循环障碍得以改善,消化道粘膜水肿消失,胃肠液分泌增加,患者饮食得到改善,汗腺畅通,面色红润,多年来采用抗生素及其它药物均效果不佳的蜂窝组织炎痊愈。

  病例3 女性, 52岁,以“发现尿毒症4年,近来,夜间不能平卧,全身乏力、恶心、畏冷、食欲差、无汗”为主诉进院。查血Cr1400umol/L、BUN30mmol/L、Hb40g/L、尿量300~400ml/24h,心功能Ⅳ级,来院前已透析20余次。

  临床诊断: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

  治疗经过:经过纳米中药综合疗法治疗5天时,乏力、恶心症状消失,食欲佳、治疗7天时乏力无汗、畏冷症状消失,夜间睡眠佳,心衰纠正,20天时Hb80g/L、尿量大于900ml/24h,透析间隔由进院时2次/周,延长至1次/周,逐渐摆脱透析。

  分析:对于尿毒症终末期少尿的病人,肾脏排毒功能均已严重受损,西医对肾功能的恢复束手无策,以致尿量越来越少,全身症状越来越差,经过纳米化后的中药活性物质,具有选择性靶向定位于受损肾脏各级动脉血管的作用,并与其紧密结合,扩张肾动脉及全身的小动脉,改善肾脏血液循环,降低肾小球内压,减轻肾小球高滤过状态,延缓和停止肾小球硬化过程,从而使尿肌酐增加,血肌酐开始下降,尿量增多,全身中毒症状缓解。如乏力、呕吐消失,食欲增加,开始出汗。纳米中药与病灶结合后,迅速发挥作用,将免疫复合物,逐渐彻底击碎,裂解,通过血液循环,随尿液排出体外,从而使尿液的颜色、气味、混浊度等都发生改变。当免疫复合物清除后,开始对受损结构进行修复,肾功能逐渐恢复,临床症状逐步好转,透析间隔则逐渐延长,直至摆脱透析。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5例尿毒症患者临床治疗跟踪追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