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持续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贫血

  在青少年时期,仅机体生长发育这一项,便需要增加近一成的铁质。因此,他们更轻易出现缺铁现象。以往人们以为偏食和女性月经可引起青少年缺铁,但是专家近来把长期持续的剧烈运动也列为一项导致贫血的负面因素。

  案例

  一位14岁的女中学生,曾抱怨腹部和头部疼痛,疲惫乏力。据了解,这位女中学生是学校长间隔接力赛跑项目的运动员。为预备参加运动会,她几乎天天清晨和傍晚都参加长跑练习。后来由于体力不支而耐力下降,直接影响到练习成绩。验血结果证实,这名女生患有缺铁性贫血。在医生的指导下,她坚持天天服用铁制剂。3个月后,固然症状有所缓解,但只要停止服药,又重新出现贫血。直到她放弃长跑练习后,症状才完全消失。

  研究先容

  医生在门诊中发现,大多数存在起立时眩晕、睡醒后情绪低落、食欲不振症状的9~16岁青少年,都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其中以经常参加剧烈运动者尤为突出。为此,医生特地将每周进行5天以上剧烈运动(如田径、篮球、排球运动项目)的学生和其他学生分为运动和非运动两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贫血和接近贫血者多发生于运动组,且与性别无关。

  医生先容说,在运动中,当双脚着地时,足部的血管会受到冲击,肌肉的急剧伸缩也会使红细胞与血管壁发生摩擦,使红细胞受损,甚至会出现血红蛋白尿。另外,由汗液排出的铁也会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不发生贫血,也会出现耐力下降,轻易疲惫等身体不适感。

  治疗以及预防方法

  医生以为,治疗运动性贫血的主要方法为适当补充铁质,减少长时间的剧烈运动。每次练习时都要作好预备和整理运动,以防止脚底受到过度冲击。为了保护足部健康,最好穿着质地轻软的运动鞋。在日常活动中,应避免不恰当的减肥,多吃富含铁质的食品。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长期持续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