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02 17:08:57
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看上往白白胖胖的小家伙一体检却患有“营养性贫血”,妈妈们十分纳闷:“我的宝宝平时饭量不小,怎么会得贫血呢?”实在,这都是由于一些宝宝没有得到公道、科学的喂养所造成的。
贫血系指单位容积血液内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当婴幼儿血红蛋白低于110g/升 , 6岁以上儿童低于 120g/升时即可诊断。贫血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临床表现,也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诱发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造成小儿贫血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营养性贫血。
营养性贫血是因缺乏造血所必须的铁、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物质所致。固然当今社会物质丰富,生活水平不断进步,但这类患儿仍不少见。
造成营养性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摄进量不足
一些父母疼爱孩子,天天给孩子的饮食中充斥各种各样的奶制品,比如牛奶、酸奶、奶油蛋糕,但孩子还是患上缺铁性贫血了。实际上,牛奶中铁的含量非常少,一般而言,每100毫升牛奶仅含铁0.1~0.5毫克,而幼儿天天需要的铁含量为12毫克。另外,母乳含铁量也很低,100克母乳含铁量一般不超过0.5毫克。因此,纯母乳喂养时间越长,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可能性就越大。
人体所需的维生素B12主要由食品中摄取,动物性食品如肉类、肝、肾、海产品及禽蛋类含维生素B12较多,而植物性食品几乎不含有此种维生素。如母亲长期素食,缺乏动物性食品时,乳汁中维生素B12含量极少,婴儿单纯母乳喂养而不添加辅食,不仅会导致缺铁性贫血,也轻易发生维生素B12缺乏,从而导致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较大儿童长期偏食,也可发病。儿童多吃高蛋白的食品未必就即是营养好,新鲜蔬菜和水果吃得少也轻易引起贫血。由于蔬菜中富含叶酸,而叶酸的缺乏,可引起骨髓里的红细胞发育不成熟,导致开释到血液中的红细胞存活寿命短,因而发生营养性贫血。因此,儿童摄进的营养应均衡、适量。平时应让孩子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特别是富含叶酸的食品,如:豆类、绿叶蔬菜、粗粮以及新鲜水果等。
丢失过多或吸收障碍
一些患儿由于过敏、感染等种种原因出现腹泻、消化道出血,使得铁的排出过多,甚至超过食品中铁的摄进而致缺铁;此外,肠息肉、美克尔憩室、膈疝、钩虫及肠道手术也是导致缺铁及维生素B12的常见病因。慢性腹泻可影响铁的吸收,影响维生素B12的贮存,增加铁的排泄,反复感染可增加铁的消耗,影响铁的利用。
需要量增加
婴儿期生长发育较快,3~5个月时体重为出生体重的2~3倍,早产儿体重增加更快。
随体重增加血容量也增加较快,如不添加含铁丰富的食品,婴幼儿尤其早产儿很易缺铁。生长发育越快,维生素B12需要量越多,如摄进量不足,则较易缺乏。
营养性贫血有哪些表现?
营养性贫血一般不轻易被发现,由于贫血起病较慢,轻度的贫血在孩子身上不会出现明显症状,而很多孩子查出患有贫血,也只是由于在其他疾病验血才发现血红蛋白低。轻度贫血症状固然不轻易被父母们发现,但通过仔细观察还是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的。年龄较小的孩子表现为脸色苍白、食欲不佳,活动减少、生长发育迟缓;稍大些的孩子表现为无精打采或烦躁不安。假如在贫血较轻的时候没有及时治疗,等进一步加重了病情,孩子会出现呼吸道和消化道反复感染,经常生病。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宝宝营养性贫血源起何由和预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