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02 17:08:01
确切的说,缺铁性贫血并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疾病症状。它是由于人体铁摄进量不足、吸收量减少、需要量增加、铁利用障碍或丢失过多而导致的铁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天生的需要。造成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包括三方面:
一、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进不足
生长快速的婴幼儿、儿童、月经过多、妊娠期或者哺乳期的妇女,铁的需求量都很多,假如饮食不公道则易致铁性贫血。
二、失血
失血,特别是慢性失血,是造成缺铁性贫血最多见、最主要的原因。消化道出血如溃疡病、癌、钩虫病、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痔出血、服用水杨酸等。
盐后发生胃窦炎以及其他可引起慢性出血的疾病,妇女月经过多和溶血性贫血伴含铁血黄素尿或血红蛋白尿等均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是一个较长时间内逐渐形成的。铁耗竭期,贮存铁耗尽,血清铁蛋白减低,此时并无贫血,若缺铁进一步加重。贮存铁耗尽,血清铁蛋白和血清铁下降,总铁结协力增高,出现缺铁性贫血。
三、铁的吸收不良
由于吸收障碍而发生的缺铁性贫血者是比较少见。
缺铁性贫血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有:头痛、头晕、面色苍白、乏力、易倦、心悸、活动后气短、眼花及耳叫等。缺铁还会造成儿童和青少年发育迟缓、体力下降、智商低、轻易兴奋、留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或淡漠、异食癖、吞咽困难和神经精神系统异常。
治疗缺铁性贫血应该食补药补相结合。
食品选择:
(1)含铁量丰富的食品有动物肝脏、肾、舌,鸭肫、乌贼、海蜇、虾米、蛋黄等动物性食品,以及芝麻、海带、黑木耳、紫菜、发菜、香菇、黄豆、黑豆、腐竹、红腐乳、芹菜、荠菜、大枣、葵花子、核桃仁等植物性食品。
(2)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如新鲜绿叶蔬菜和水果,以促进肠道内铁的吸收。必要时可口服维生素C片剂。
(3)忌饮茶,尤其是忌饮浓茶,因茶中鞣酸可阻止铁的吸收。
常用中成药:
(1)小温中丸:苍术、川芎、香附、六曲、针砂醋煅。每次1.5~3克,逐日3次。
(2)伐木丸:绿矾、苍术、六曲。每次1.5克,逐日3次。
(3)绛矾丸:厚朴、苍术、陈皮、甘草、绿矾、大枣。每次1.5~3克,逐日3次。
(4)煅绿矾1份、配炒黄豆2份,研细末,枣汤泛丸。每服9克,逐日2次
(5)枣矾丸:绿矾6克,研细;大枣10枚,往皮核,捣成枣泥,两药混和捣匀,搓成40丸。每服1丸,天天2次。20天为1疗程。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什么是缺铁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