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02 17:00:15
铁是人体含量最多的一种必须微量元素,又是人体最轻易缺乏的一种。铁缺乏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罪魁,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世界性营养缺乏病之一,也是我国公共营养主要题目之一。据调查显示,全球约有15%~20%的人患缺铁性贫血。其中成人男性约为10%,妇女约为20%,孕妇和儿童高达40%~60%。我国近年对各项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表明情况大致相似。因此,已引起国家相关部分的高度重视,继“加碘盐”后,近期又推出“铁强化酱油”举措,旨在改善目前国人膳食缺铁状况。
从营养学意义上讲,铁在人体内的含量随不同年龄、性别、营养状况和健康状况有着很大的个体差异。相对而言,婴幼儿、青少年、育龄妇女、孕妇、乳母等都较轻易发生铁缺乏。
人体铁缺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机体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其一造成体内含铁酶的功能降低,这些酶在能量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其二是影响行为和智力发育,铁缺乏的婴幼儿表现为对四周事物不感爱好,易于烦躁,解决题目的主动性降低,聚精会神时间变短,学习能力和记忆力差,青少年表现为学习能力和工作耐力降低,成人则表现为冷淡呆板。
其三为机体抗感染力降低,儿童腹泻、呼吸道感染患病率高。
其四是影响机体的体温调节,美国营养学家研究发现,铁缺乏的妇女对冷的抵抗力下降,表现为怕冷、冷战、失眠等。
其五是影响机体正常生长发育,缺铁时体重增长迟缓,骨骼异常。
要做到科学公道补充、利用铁,还须了解影响铁吸收的相关因素及铁的良好食品来源,充分熟悉这些对科学膳食,平衡搭配,进步铁的吸收利用率有很大帮助。
铁的良好食品来源
铁的良好食品来源为动物全血、动物肝脏、畜禽肉类、鱼类等,蔬果中含铁量均不高。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别拿缺铁不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