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好了贫血还没有好

 

 

在中国,贫血的发生率已达到15%-20%,其中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在20%以上。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贫血是营养不良造成的,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营养也不缺,贫血怎么还会找上孩子?

 

  儿童贫血90%都因缺铁

 

  贫血是孩子的常见病,临床上分为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及继发性贫血等,但其中缺铁性贫血的比重最大,占到所有贫血的90%左右。国内最新调查报告显示,5岁以下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21.7%。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徐之良教授先容,铁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缺铁性贫血的最大危害是影响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孩子往往会出现脸色苍白、睡眠不宁、轻易感冒、头晕、留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身材矮小、食欲减退、四肢乏力等症状。令人担忧的是,贫血一般病情进展缓慢,在贫血的初期症状并不明显时,很轻易被患儿和其家长所忽视。

 

  吃得“不错”,也会贫血

 

  孩子明明长得白白胖胖的,吃喝都是“最好”的,怎么还会得贫血?

 

  徐之良教授解释,很多家长眼里的“吃得好”,实在是糖、脂肪、蛋白质等摄进的过多,但并不能代表不缺铁、钙、锌等其它的营养素。实在,我国中小学生所摄进的营养素很不平衡,脂肪、糖类等过高,而微量营养素摄进又明显不足。一些家长不懂公道搭配膳食,整天给孩子吃大鱼、大肉,要不就是巧克力、薯条等零食不离口,还有的孩子在一段时间内只吃一两种食品,结果造成营养素摄进不平衡。即使我们饮食中供给的铁并不低,但由于搭配不当,也会导致铁的吸收率低,使青少年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一直居高不下。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生活好了贫血还没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