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16 14:28:54
你好:贫血是临床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它不是一种独立疾病,可能是一种基础的或有时是较复杂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一旦发现贫血,必须查明其发生原因
一、贫血的症状:
贫血的症状取决于贫血的程度、贫血发生的速度、循环血量有无改变、病人的年龄以及心血管系统的代偿能力等。
贫血的一般症状及体征如下:疲乏、困倦、软弱无力是贫血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皮肤粘膜苍白、活动后心悸、气短、头痛、头晕、耳鸣、目眩、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皮肤干燥、毛发枯干、创口愈合慢,眼底苍白及视网膜出血等也常见。严重的患者可以出现低热、心绞痛、心力衰竭、晕厥等症状。
二、贫血分类:
贫血主要分为: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
三、贫血原因:
1缺铁性贫血
是由于体内储存铁(包括骨髓、肝、脾及其他组织内)消耗殆尽,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常见的营养缺乏病育龄妇女和婴幼儿的发病率很高。6个月~3岁的小儿发病率最高,WHO的报道小儿的发病率可达52%,孕妇的发病率为40%,其次是成年女性20%和男性10%。其中婴幼儿及孕妇的缺铁性贫血需要及时地关注及治疗。
2巨幼细胞贫血又称为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
是缺乏维生素B12及叶酸或其他的原因引起细胞核DNA合成障碍所致的贫血。其特点是骨髓呈典型的“巨幼变”。常见于婴幼儿期,也见于孕妇和乳母,其他年龄不多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中城市这类疾病的患者已经不多见了,但是在偏远地区的农村还有这类疾病发生。
四、营养原则
1、缺铁性贫血的营养原则:根据患者病理和生理状况,以适当途径补充导致贫血的相关营养素,以达到纠正贫血的目的。给予高铁高蛋白饮食,进行病因治疗;给予高蛋白饮食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同时也可提供体内合成血红蛋白所必需的原料;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长期素食、挑食等。
选择含铁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木耳、香菇、豆类及其制品、肉类、禽类、动物的肝脏等。提倡使用铁制炊具。补充维生素C 也可以促进铁的吸收。
2、巨幼红细胞贫血的营养原则:保证营养供给,纠正贫血症状,饮食选用易消化,富有蛋白质、维生素B12、叶酸和铁的食物。
五、适宜食物
1、缺铁性贫血的适宜的食物
主食及豆类的选择:籼米、粳米、小米、高粱、小麦、大麦、面筋等
肉、蛋、奶类的选择:动物内脏、鸡肉、兔肉、猪肉、牛肉、羊肉、鲤鱼、鲫鱼、虾子、平鱼、黄花鱼、带鱼、甲鱼等,牛奶和鸡蛋等
蔬菜的选择: 苜蓿、芹菜、油菜、萝卜、荠菜、发菜、海带、蘑菇、紫菜、番茄、白菜、芦笋、竹笋、萝卜缨、苋菜、塌棵菜、菠菜等
水果的选择:桃子、樱桃、猕猴桃、草莓、苹果、葡萄、菠萝、龙眼、桔子、柚子、无花果、鲜桑葚、枣、橙子、柠檬、杨梅、橄榄、西瓜、李子、荔枝、桂圆肉、柿子等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贫血会给身体带来什么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