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是血液少吗
看到这个标题,相信很多人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贫血不就是体内血少吗?其实,这样理解是不完全正确的,在医学上的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减少和血红蛋白浓度低,使血液变稀变淡。贫血是一种症状,各种疾病都可能伴有贫血症状,称为继发性贫血。血液系统疾病以贫血为主要表现的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或失血性贫血等。中老年人的贫血多为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
贫血的原因很复杂,由于感染、肾脏或肝脏疾病、肿瘤或慢性疾病等引起的继发性贫血较为多见。贫血患者不宜盲目应用补血药物,应当针对病因有的放矢地进行施治。同时注意饮食调养对预防和治疗贫血具有良好的功效。
贫血患者的饮食调养原则主要是提供足够的造血原料,逐渐使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恢复正常。与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制造和红细胞的生长发育有密切相关的物质,主要有蛋白质、铁、维生素B12、叶酸和少量的铜。在日常的生活中要特别注意以下营养元素的供给:
其一、要多食用含铁质丰富的食物
缺铁性贫血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贫血。中老年人不论是钩虫性肠道出血、上消化道反复多次出血、多年痔疮出血等均要导致长期铁的损失而引起缺铁性贫血,因此,应多食用含铁质丰富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瘦肉和豆类等均含有较丰富的铁质:蔬菜中的芹菜、鲜豆角、菠菜、荠菜、芋头、豆芽菜等含铁量较多;水果中的山楂、杏、桃、葡萄、红枣、龙眼等含铁量也高。黑木耳、紫菜、海带、蘑菇、白木耳等含铁量尤为丰富。因此,凡患有缺铁性贫血的人可以经常选择食用。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贫血是血液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