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16 14:27:20贫血该怎么补?
贫血是一种症状,指在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及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贫血会导致乏力,低热,身体虚弱,头晕,指甲、嘴唇及眼皮苍白,妇女停经等。贫血的初期症状有:食欲不振、头痛、便秘、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贫血一般起因于营养不良(特别是缺铁)、慢性失血或红细胞生成不足。贫血有缺乏性贫血、先天性贫血、造血器官出现障碍、有毒物质引起的贫血。目前,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
家庭养护
贫血是一种潜藏性的疾病,其症状不易被辨认。但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导致贫血的原因,及早预防它的发生。一旦确诊为贫血,也可以通过日常的调理改善其症状。在日常调理中,饮食虽占重要地位,但日常起居、运动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饮食调养
从贫血形成的原因分析,饮食不当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贫血患者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及时补充引起贫血的相关营养素,改善贫血症状。
[饮食原则]
1.多摄取高蛋白食物。蛋白质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还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可预防和改善贫血症状。蛋白质的摄入以每日8 0 克左右为宜,可选用动物肝脏、瘦肉类、蛋、奶及豆制品等食物。
2.摄取高铁食物。铁是构成血液的主要成分,缺铁是贫血的重要因子。补充铁也是改善贫血症状的有效途径。
3.多食富含铜的食物。铜的生理功能是参与造血。铜缺乏也能引起铁的吸收障碍和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4.多食富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特别是B 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对防治贫血有很好效果。
5.适量摄入脂肪,每日以50 克左右为宜。脂肪不可摄入过多,否则会使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并抑制造血功能。
6.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每日400 克左右。
[有益的食物]
1.含铁丰富的食物有动物的肝脏、肾、舌,鸭肫、鱿鱼、海蜇、虾米、蛋黄等动物性食品,以及芝麻、海带、黑木耳、紫菜、香菇、黄豆、黑豆、腐竹、芹菜、荠菜、大枣、葵花子、核桃仁等植物性食品。
2.富含维生素C 的食物,如酸枣、杏、橘子、山楂、番茄、苦瓜、青柿椒、生菜、青笋等。
3.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蛋类、乳类、鱼类、瘦肉类、豆类等。
[应避免的食物]
1.避免带壳的谷物。
2.避免吃市面上流行的奶味钙片、钙锌奶片等。
3.少吃富含草酸的食物,如杏仁果、芦笋、甜菜、腰果、巧克力、汽水及大部分的核果。啤酒、冰激淋及软性饮料、茶、咖啡也要少用。
养生药膳
药膳具有药之补性与食之养性。在调理饮食外,配以有针对性的药膳,可更快地改善贫血症状。
[生地乌鸡汤]
乌骨鸡1 只(1500 克以上),生地、饴糖各120克。先将乌骨鸡宰杀洗净,生地用酒洗后切片,饴糖拌和后,装入鸡肚子内,缝好,放进瓦罐
内,然后放入锅中隔水蒸烂。佐餐食。此膳可有效地补血养肝。
用药指南
贫血,并不是一种独立疾病的名称,它是多种不同病因或疾病引起的一系列共有症状。造成贫血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种类的贫血都有其特殊的治疗药物,若不对症下药而乱用药,不但治不好病,甚至会延误正确的治疗,造成严重后果。目前,对造血有特异性作用的药物有铁剂、维生素B12 及叶酸,它们都有其特殊的治疗适应证。铁剂只对缺铁性贫血有效;维生素B12 及叶酸,只对维生素B12 缺乏及叶酸缺乏贫血有效,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治疗要用叶酸和维生素B12,再生障碍性贫血则要用碳酸银、氧化钴。由此可见,治疗贫血绝不能盲目用药,一定要找出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贫血吃什么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