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07 14:18:24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 ,在孕妇中 ,此发病率可高达 40%。由于多数孕妇无自觉症状 ,有些比较严重的贫血 ,症状也不明显 ,而易被人们忽视。孕妇得了贫血以后 ,面色、皮肤苍白无华 ,指甲及结膜发白 ,头晕头痛 ,四肢无力 ,稍一活动便感气急心慌。贫血严重时 ,亦可引起心力衰竭等一系列病变。另外 ,由于贫血造成的缺氧 ,可使胎儿发育迟缓而成低体重儿。
为什么妊娠妇女易患缺铁性贫血症呢 ?一是铁质摄入不足。妊娠期间铁质的需求量很高 ,需要多食含铁量较多且营养丰富的菜肴。可是 ,妊娠早期的反应 ,常使铁质摄入不足而致贫血。二是孕妇胃酸常过低 ,影响铁的吸收。三是因为妊娠后期母亲对铁的需要量明显增加。一般未怀孕的健康女子每日仅需铁 1毫克就够了 ,而妊娠后期每日约需铁 4毫克 ,以满足胎儿胎盘的发育及子宫增大的需要 ,同时还要为分娩时的失血和产后哺乳的需要提供贮备。由于普通食物中含铁质并不太多 ,且不能保证都可以被吸收 ,故很易发生铁质不足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 ,导致缺铁性贫血。
及早发现与纠正孕期贫血是保护母婴健康的重要措施。预防关键 ,首先加强孕期检查 ,如发现有引起铁吸收不良或铁丢失过多的疾病要及时治愈 ;其次保证孕期营养 ,适当多吃一些鱼、瘦肉、肝、蛋、木耳及新鲜蔬菜等 ;注意适当的荤素搭配 ,同时进食些柑桔、果汁等饮料 ;再则妊娠后期服用硫酸亚铁 ,每日 3次 ,每次 0.3~ 0.6克 ,饭后服用 ,为增加铁剂的吸收和减少副作用 ,宜同时服用维生素C。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