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07 14:18:24
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血液内科副教授彭志刚
主题 :贫血
贫血不是“一种常见疾病” ,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综合征 ,很多疾病都可以伴有贫血。今天我们邀请彭教授撰文介绍贫血的相关知识。
何为贫血
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医学上的定义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浓度(Hb) ,红细胞计数 (RBC)和 (或 )血细胞比容(HCT)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正常标准。国内成年人贫血的诊断标准是 :一般认为在海平面地区 ,成年男性Hb <120g/L ,RBC <4.5× 1012/L及 (或 )HCT <0.42,女性Hb <11 0g/L ,RBC <4.0× 1012/L及 (或 )HCT <0.3 7就可诊断贫血。其中以Hb浓度降低最为重要。因为红细胞计数不一定能准确地反映贫血的存在及贫血的程度。
为何出现贫血
正像农民种庄稼一样 ,要想收成好 ,首先需要有优良的种子。血细胞的产生也要种子 ,那就是造血于细胞在造血激素作用下 ,造血干细胞分化成造红细胞的红系祖细胞 ,造粒细胞的祖细胞以及造血小板的巨核系祖细胞等。红系祖细胞在红细胞生成素作用下 ,继续分化 ,最终分化为成熟红细胞 ,从造血的工厂──骨髓中逸出到外周血循环中。维生素B12、叶酸是红细胞分裂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而成熟红细胞中的主要内含物──血红蛋白的合成 ,需要铁元素的参与。以上造血过程中任一环节出现异常 ,或者某一造血所需的物质缺乏 ,都不可避免地发生贫血。
红细胞的寿命是以天计算。红细胞的平均生存时间约为 120天 ,也就是说人体内每天约有一定数量的红细胞因衰老而破坏 ,同时又有相应数量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以维持动态平衡 ,使循环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能保持相对恒定。但当被破坏的红细胞超过造血代偿能力时 ,也会发生贫血。
贫血分为哪几种类型
贫血的分类通常是根据红细胞形态或引起贫血的原因和发生贫血的病理生理而分类的
( 1)根据红细胞的形态特点分类 :
大细胞性贫血如巨幼细胞贫血 ;正常细性胞贫血如再生障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
( 2)根据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 :红细胞生成减少 :包括造血干细胞异常导致的红细胞生成障碍 ,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慢性肾病所致的肾性贫血 ;造血物质缺乏引起的贫血 ,如缺铁引起的缺铁性贫血 ,维生素B12、叶酸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等等。
红细胞破坏过多 :由于红细胞破坏过多 ,致红细胞寿命缩短出现的贫血 ,称为溶血性贫血。常见有地中海贫血、葡萄糖 -6-磷酸 (G6PD)缺乏症、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出血 :出血使血液直接丢失 ,导致贫血。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