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健康的隐形杀手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近调查报告 ,全世界约有 10%—30%的人群有不同程度的缺铁 ,尤其在第三世界国家 ,有半数妇女由于营养不良而贫血 ,发生率比男人大 10倍。我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2000年全国营养监测显示 ,男性患病率约 10% ,女性患病率为 20% ,孕妇患病率高达 35%。城市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 12.3 % ,农村儿童为 26.7%。发病如此之广 ,令人吃惊 ,为此笔者就相关问题专门采访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博导张广森教授。

 

  主因 :膳食结构不合理

 

  张教授指出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食物结构不够合理 ,这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之一。铁的含量及吸收率因食物种类而异 ,研究证实 ,动物性食物的铁吸收率可高达 20%— 25% ,而大部分植物性食物的吸收率低于 5% ,如大米仅 1%。调查表明 :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国家 ,其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远高于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国家。此外张教授还指出 ,溃疡病、痔疮长期出血等也能引起体内铁丢失。各种胃肠慢性病也可因铁的吸收、转运、贮存及利用障碍而导致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

 

  治疗 :口服铁剂是首选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一般表现为 :头晕、乏力、心悸、脸色惨白等等 ,个别患者会有异食癖 ,比如吞吃灶台土、生米等。如长期不治疗可引起贫血性心脏病。张教授一再强调 ,治疗缺铁性贫血要找准病因。大多数缺铁性贫血均可查出病因 ,少数病例原发病比较隐蔽 ,应持续观察。对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只有明确病因后 ,彻底根治原发病 ,同时进食含铁丰富、高蛋白、高维生素C的食物 ,配合铁剂治疗 ,方可取得满意疗效。目前治疗缺铁性贫血 ,口服铁剂依然是首选方法 ,如果服铁剂后不能使贫血减轻 ,必须考虑下列可能 :①患者未按医嘱服药 ,②诊断有误 ,所患贫血不是缺铁性贫血 ,③出血量尚未得到纠正 ,出血量超过了新生血量 ,④同时伴发感染、炎症、恶性肿瘤、肛病或肾病等影响了骨髓的造血功能 ,⑤腹泻、肠蠕动过程过速或胃肠道解剖部位异常 ,影响了铁的吸收 ,⑥所用铁剂量在胃肠道不能很好溶解 ,影响吸收。

 

  预防 :多食富铁食物

 

  张教授指出 ,尽管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甚高 ,但只要人们加以重视 ,预防在先 ,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的状况就能得到极大的改善。缺铁性贫血的预防措施简易有效 ,其中最主要的是增加铁质较丰富的食物摄取量 ,保证人体所需的充足供应。他指出 ,尤其应加强妇幼保健 ,预防早产 ,做好喂养指导 ,婴儿应及时添加含铁量及铁吸收率高的副食品。对较大儿童应纠正偏食 ,防治鼻出血。对月经期妇女应积极防治月经出血过多 ,重视置节育环月经过多的防治。对高危人群如婴幼儿、早产儿、孪生儿、妊娠妇女、胃切除者及反复献血者应预防缺铁 ,可使用口服铁剂 ,足月婴儿补铁龄应不迟于 4个月 ,早产儿补铁月龄应不迟于 2个月 ,预防性铁剂治疗应持续到 1足岁 ,妇女妊娠后期和哺乳期可口服硫酸亚铁 ,在餐中服用。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缺铁性贫血 健康 隐形杀手 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