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贫血性心脏病的治疗

  

小儿贫血可由多种疾病引起,临床上比较常见。一般认为,中度以上贫血( 血红蛋白< 70 g /L) 才会引起心血管改变,而且贫血性心脏病多由长期严重慢性贫血所致。

  广西玉林市容县人民医院叶军主任介绍,输血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只要病程不太晚,纠正贫血后,心脏的改变一般均能恢复。浓缩红细胞输注从根本上纠正贫血性心脏病的病因,显著改善心力衰竭症状,降低病死率。浓缩红细胞的容量仅约为全血的一半( 即110 ~ 130ml:200ml),所以成分输血具有浓度高、纯度高且不显著增加血容量的优点,故有条件应尽可能输注浓缩红细胞,而避免应用全血。最好是少量多次输红细胞悬液,每次输注3 ~5ml /kg,速度要慢,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如有心力衰竭时,由于贫血性心脏病心衰独特的病理生理特点,如采用常规心力衰竭治疗不能奏效,甚至可加重病情[7],除少量多次输血外,可以给予呋塞咪和血管扩张剂,以迅速减轻心脏容量负荷。

  另外,输血后可采取半坐卧位,双下肢下垂,减少回心血量,亦可减轻心脏容量负荷。经多次输血后,血红蛋白达到70g /L时,心功能症状多能明显改善。

  洋地黄类强心剂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首选药,但贫血性心脏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属于一种高排血量性心力衰竭,故不能将其作为首选药。只有当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适当少量多次输血无效时才可使用。

  贫血性心脏病患者应用洋地黄类强心剂必须谨慎,因为长期缺氧的心肌对洋地黄类药物十分敏感,易发生药物中毒。因此,一般宜用小剂量,且选择作用强度为中等的地高辛,不可随意增加剂量。一般情况下,当心力衰竭症状改善后即应逐渐停药,不可长期使用,以防洋地黄类药物中毒的发生。

  另外,我们还发现贫血性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属于高排血量型,患者虽然存在心功能不全,但作为反映心功能最有价值的指标SV、LVEF 却正常甚至超过正常,当心力衰竭纠正后,SV、LVEF 未见提高反而下降,但临床症状却明显好转。一方面证实本型心力衰竭的特点,另一方面说明SV、LVEF 不是判断本型心力衰竭转归的敏感指标,应该用NYHA 分级评价心功能状况。

  (责任编辑:李红炜)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